百代風華、千年一念 ─ 平安神宮(三)
承載著京都人意志與驕傲的平安神宮是日本建築史上重要的里程碑。它不但是第一棟重現平安古風的建築,更是唯一從設計到興建全數由民間出資完成的大型神社。博覽會落幕後,政府陸續在神宮附近建設公園、圖書館和美術館;昔日杳無人跡的岡崎從此搖身一變,成為京都最具代表的文化區。
1976年1月6日凌晨,平安神宮因為極左派份子的縱火燒失了泰半建築。礙於文化財法令的規範,政府無法在重建上提供分毫經費。然而,不屈不撓的京都人沒有放棄;三年後,神宮在全民的捐款下修復完成,如浴火鳳凰再度重生。
走過日本最大的神宮鳥居,映入眼簾的便是雄偉的応天門與大極殿。這兩棟建築以5/8的比例重現一千年前的平安宮城 ─ 大內裏朝堂院,兩側的青龍樓與白虎樓一如臥龍伏虎,鎮守在大殿左右。絳紅的殿宇矗立於遍地白砂之上,既壯闊又典雅;不禁讓人心生思古幽情,遙想起昔日的皇城威光。
位於本殿後方的廣闊庭園是著名的平安神宮神苑。這座名庭是園藝大師小川治兵衛的傑作,被指定為日本的國家名勝。佔地超過3萬平方公尺的神苑分為東、中、西、南四苑,景緻各領風騷。
東神苑的紅八重枝垂櫻是京都的賞櫻絕唱,站在栖鳳池上的泰平閣望向湖畔,沿岸盛開的鮮豔花朵泛起湖面漣漪,染紅一池春水;古雅的尚美館靜靜地佇立花海之中,美景如詩如畫。南神苑裡,又是另一幅不同的櫻花美景。參天的櫻樹在棚架上盤生枝椏;漫步在棚下的小徑,舉目所見便是一片粉嫩的天空。柔美的櫻瓣在微風中輕輕搖曳,宛如源氏物語中的少女們一般婉約可人。
每年櫻花季,神宮神苑會在夜間特別開放,並邀請知名的音樂家前來演奏。這場紅櫻音樂會融合了視覺與聽覺之美,是京都賞櫻的醍醐滋味。